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ネオウルトラQ第十一話アルゴス・デモクラシー介紹

ネオウルトラQ
第11話 アルゴス・デモクラシー



アルゴス・デモクラシー
阿耳戈斯民主



在緊張的事件中,那個突然在天空中出現了。名為「阿爾戈斯」的巨大存在逼迫人們做出究極的選擇。犯罪者、一般人、首相,要奪走誰的生命?以「民主主義」之名全國人民開始了投票。


註:アルゴス=Argos=阿爾戈斯(古希臘語:Ἄργος,來自於形容詞ἀργός「閃亮的」),就是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同時因為無時無刻都有眼睛是張開的,故又名「潘諾普忒斯」(Πανόπτης,「總在看著的」)。


知性恐球阿爾戈斯

全長:1公里
體重:不明

擁有著放出怪光線製作出隔離空間「阿爾戈斯之牆」(アルゴス・ウォール,Argos Wall)的能力。對人類有著興趣,以扭曲空間的鏡面狀球體之姿出現,真實是如何不明。


註:因為不確定這裡的アルゴス到底是取用哪個典故還是只是純粹借用名稱所以先行音譯。另外個人認為最有可能扯上關係的或許還是獨眼巨人,可能是採取其「總是看著」而聯想到的觀察者之姿,再加上アルゴス因為「總是看著」所以被觀察物無法脫離其掌控。


以下是2013年4月號特攝Newtype THE LIVE中的相關描述,對於故事有更直接的描述

為了要求制定承認怪獸生存權的法案,武裝團體佔據(東京)了都內的大樓。在大樓中的絵美子等人成為了人質。就在警察和犯人對峙的時候上空突然出現了巨大球體,此球體用防護罩包住了大樓。自稱為「阿爾戈斯」之物的聲音響起, 聲稱要舉行一場測試人類有多民主的測驗。由國民投票來決定要殺死大樓中的人還是首相。由入江悠導演所帶來的恐怖劇。自稱從人類那學習了民主主義的阿爾戈斯是為了試探人類而出現的超然存在還是深植了錯誤的民主主義的人類之心的象徵?


本話的主題是「民主主義」,或許該說「淪為只有多數決的民主主義」
這也是為什麼在下會跳過之前一些沒翻譯的直接寫本話介紹的原因,這個主題我個人實在是太有興趣了
之前只有預告出來時原本以為焦點是使用暴力要求保護怪獸的那群人,也就是有關「是否可以用以不正當的手段達到正當的目的」(毒樹果理論就是其中一種相關見解)
結果原來是要探討民主啊

現在的人或許常常將「自由」與「民主」並列,但是在過去「自由」跟「民主」並不是放在一起的,甚至是在光譜的兩端
想想看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死於雅典公民的投票,死於雅典的「民主」
這也是為什麼柏拉圖的理想國家並不是民主國而是由繁複的機制挑選出來的賢人(哲學家)擔任領導者的國度,並且將全國人分等級(主要是依據能力)
提出「自由論」的自由主義者約翰米勒反對「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剛好讓我想到最近日本好幾個高等法院陸續宣布「一票的格差」超過2.43倍的現狀違憲)就是因為深知多數暴力及社會專制的可怕,所以為了保障少數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自由,免於其受到多數的暴力自以為正義的壓榨而主張具有某些身分的人應該擁有更多張選票
多數暴力的社會專制當然很可怕,而且更可怕的是因為壓榨的一方是「多數」,所以他們常常不自覺自己在做的是有多恐怖多不正當,甚至認為自己所做的是「正義」
舉個大家都能夠體會的例子:某甲在班上公開自己喜歡特攝結果換來全班同學歧視及嘲笑的眼光

「為最多數人謀最大利益」
這句話乍看之下很棒,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他的恐怖之處
如果犧牲少數人可以謀取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呢?比如說本話的例子,選擇殺死什麼都沒做的首相一個人可以拯救大樓中許多無辜人質
如果遵從「為最多數人謀最大利益」這個原則,那麼殺死首相就是最好的選擇
換個例子,有一群小孩違規在使用中的軌道上遊戲,而在相接通但已經廢棄不用的軌道上有一個小孩在嬉戲(因為沒有在使用所以沒有違規問題)。今天一列火車開過來了,如果不改變方向的話會撞死一群小孩,如果將方向改到廢棄鐵道上會撞死一個小孩(假設此時煞車已經來不及,或是即使煞車也很有可能撞上),要不要改道呢?
當然我想有人能毫不猶豫地回答「殺死首相一個人拯救大樓中的許多人質」或是「撞死一個小孩避免多數小孩死亡」這種風險選擇的答案,但是如果今天你剛好是「首相」或是「在廢棄鐵軌上遊戲的小孩」呢?還能如此從容不迫地回答嗎?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民主主義是在滿足多數人利益(多數統治)的同時也要保障少數人(或稱「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少數)的立憲主義民主
當然實踐上很明顯多少是有問題,很多人仍然行使著多數暴力
更何況民主並不是只有數人頭,多數決是最終手段
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溝通,讓各種意見可以互相交流激盪,甚至有可能生出新的更好的意見
在重要議題的表決之前最好都要有能夠彼此溝通的機會,雖然我知道台灣這一點很少做到
比如說公投,大家都認為公投很好可以直接表達人民的意見
可是公投選票上只有「Yes」&「No」,沒有其他答案可選,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全然反對或是全然贊成,公投選票反而侷限了人們的思考能力及可能性
而且我們的公投也缺乏事前的討論,再加上只有「Yes」&「No」就等於是選邊站,很容易造成社會激化以及對於對方的不理解

美國的總統投票率很低,可能有人會因此認為他們對於民主並不積極
實際上對於民主有沒有積極參與不應該只看四年一次的大選,而是生活周遭
雖然美國投票率不是很高,但是對於社區民主倒是非常熱心
反觀台灣雖然大家很瘋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但是對於常態性的、和自己生活直接發生關係的政治活動(比如說大樓管委會)卻顯得興趣缺缺

民主侵犯少數人的人權及自由並不是不可能的事,事實上是很常發生的事
蘇格拉底就是一個例子,「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之」也是
看看一堆法律被宣告違憲就知道了,美國以前也有「隔離但平等」的種族隔離法律,還施行了幾十年及很多州,後來也被宣布違憲(違反平等權,大法官言「隔離不可能平等」)
所以這正是憲政主義民主的另一個重點,在憲法的框架下進行民主,如此一來就算再怎麼失控也不至於侵犯基本人權
每個人的自由都能夠受到保障

寫到後面似乎變成論憲政主義民主的重要性了,總之我個人非常期待這一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