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這個時代的「貴族」與「平民」

扯 循二免管道 會考零分 上成功高中


貴族們驚訝地發現竟然有平民有辦法突破他們的設計進到貴族社會之中,因此十分震怒。平民就該知道自己的身分,怎麼可以肖想自己可以成為貴族,甚至加以實踐呢?


今天不論是平面還是電視新聞,非常多媒體都用「亂象」、「扯」、「笑話」之類的字眼來形容。我們先不管(所有的)新聞報導使用這些字眼是否恰當,可以發現大多數媒體認為這種「不應該是明星高中的學生的人竟然能夠進到明星高中」一事深感驚訝與憤怒。當然,不只媒體很多閱聽人也是如此。

身為一名從自稱第一志願、明星高中的學校畢業的學生,這種反應只能說可想而之。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一名倡導十二年國教(真正的十二年國教,也就是廢除所有篩選機制的入學方式,而不是現在一樣藉著特招借屍還魂的制度)大學教授來我們學校演講就受到廣大聽眾的激烈不滿抨擊。當然說的是很好聽,會跟不上啦、會破壞我們學校素質啦、要維護我校傳統啦等等理由,可是說穿了其實不就是一種自認為貴族的噁心心態:「只有像我們這種聰明(其實是會考試的,基測篩出來的是會考試的人=/=聰明人,雖然確實很多聰明人也很會考試)的上等人才可以讀新◯高中,你們這些分數不到的下等人不要汙染我們的校園」。當然啦,貴族之所以是貴族就是因為其稀少性和很高的加入門檻,要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為貴族,那我們貴族的身價不就降低了?所以為了使我們的貴族地位(大家崇拜的目光都舒服啊~)以及其衍生的支配體系(你看多少有影響力的人物是明星高中出身的?)能夠穩固,怎麼可以讓你們廣大的平民也成為貴族呢?


大前研一《賺錢力》一書的後記〈廢止對國家有害無益的「偏差值」〉中引述一名政治人物回答對於讓年輕人不滿的日本政治(當時是安保鬥爭、反越戰、校園民主化運動四起的年代)感到憂心的大前:「放心吧,大前先生,我們已經引進能讓人民乖乖聽從國家與美國的『偏差值』啊。」

偏差值的功用有點像我們的PR值,反正就是入學考試的時候用來看你屬於哪個分數階層的工具。

〈廢止對國家有害無益的「偏差值」〉中又說:「日本採用的偏差值卻成為用來區分一個人的『身分』、『地位』、『能力』,也就是判定『你的能力在所有人中是這個程度的』指標」。雖然個人不贊同《賺錢力》中的一些觀點,不過大前先生對於偏差值的這般分析倒覺得很切中。高中.大學入學考試篩選的目的真的是適才適所嗎?(更何況從台灣的情況來看,根本不是「讓人進入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而是「將所有人分級」,而這個分級與你未來的社會地位有正相關。明星高中不只是一個有很多優秀學生的教育機構,更是一個標籤、光環,是一種大家搶著要的「資源」。)或許更多的是控制人民的手段。


明星高中之所以是明星高中,是因為有明星學生(我也在高中遇過教學能力低下的老師)。
當入學變成一種製造貴族、將人分等的新封建制度之時,當明星高中在大家眼中變成一種有許多附加價值的資源而不是教育場所之時,當大家只在意所謂高分低就和擅闖貴族的平民卻不在意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國中畢業其能力卻和國中學力相差甚遠之時,這個國家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我想,就社會上的多數聲音(「多數聲音」不代表「多數人」的聲音,因為有些人可能連發言權都沒有。不過我很肯定的是不管貧富身為明星高中的學生和家長以及潛在學生及家長聲音是很大聲的)來說,這種聯考時代的封建分級制度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想,這是遠比封建制度本身更嚴重的問題。

沒有留言: